<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基层党建 >典型经验 >党建研究 >

        白水县:组工干部要做践行“两学一做”的排头兵

            发布时间:2016-09-05 14:38    

          有人说,决定人生的三种境界是高度、宽度和长度,高度代表信念与职守,宽度代表视野与胸怀,长度代表时间与生命。作为“铸党魂、固党基、兴党业”的中坚力量,那么,我们组工干部的应该具备什么?在我眼中所看到的优秀组工干部,他们言行透着务实,举止写着求真,把优秀做为一种习惯,把辛苦做为一种财富,把形象做为一种生命,做人有原则,做事有准则,他们是我们所有的组工队伍里的新兵学习的榜样、工作的楷模。也从内心深处激发了我——一名女性组工干部对自己的人生追求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忠诚是组工干部的灵魂烙印。每每重温入党誓词的时候,我都觉得“忠诚”二字格外耀眼,催人奋进。何为“忠诚”?即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组织工作事业忠诚。最近看到一本《当代组工》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是介绍从1941年建国前期及到2014年不同时期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制度与规范的发展过程,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自始至终从工作、学习、生活对组工干部要求都非常详细严格。比如:工作时间不准私自会客,朋友往来要登记,不能时间太长妨碍工作;在办公室与宿舍内不准将工作材料放在桌上,用后随时锁起;坚持每天两小时学习制度,如遇紧急工作,公毕自己挤时间补课;正如赵乐际部长在中组部“两学一做”党课中讲到的,组织部门的“金字招牌”是党的威望、中央的威望、组织的威望,是一代代组工人公道正派、甘为人梯、默默奉献铸就的,是长期奋斗积累的,不要以为自己是“金字招牌”,决不能在“金字招牌”下飘飘然,更不能谋私利,谋不行。所以忠诚是组工干部永不消逝的烙印,是灵魂的“精髓”。 这样我们才能胜任“铸党魂、固党基、兴党业”的历史使命,牢记使命,不谈条件、不讲回报,将责任内化于心,将奉献外践于行;秉公用权、公道用人、公正办事;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实事求是,将组织工作的点滴做好、做细、做出成效,就是组工干部的忠诚之心。
          认真是组工干部的行事之要。古人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组织工作的政策性很强、关注度很高,如果稍有不慎,就会损害党的形象,损害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于细微之处见境界,于细微之处见水平。蒋部长经常给我们讲,要把最讲认真精神贯穿于组织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无论是大事、小事、难事、易事,把认真精神贯彻到每一个细节,如果出现了常识性的错误,不仅暴漏了自身的缺点和短板,还会影响到我们整个组工队伍,所以在工作中不仅要多一些和气,少一些官气,更应该细一点、再细一点,实一点、再实一点。
        真心是我们做好扶贫工作的基础。精准扶贫工作是全县今年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部里安排,我结对帮扶和家卓村景淑萍和申仲勤两户贫困户。景淑萍家有四口人,由于丈夫在去年遇车祸不幸于人世,自己现在独自抚养一对儿女,生活比较艰难,经过与其沟通,目前主要是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自己在丈夫去世后,一直在县城打零工供孩子上学,家里只有公公一人居住,自己与公公之间缺乏沟通,平时照顾也比较少,所以关系比较紧张。二是自身打零工收入也不稳定,供孩子上学也很吃力。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觉得目前主要为其介绍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当务之急,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上学所需的生活费,再与她充分沟通后,联系盛世国际的王总为其安排一份工作,初步确定等种完麦子后去上班。下一步准备联合村支书继续化解其和公公之间存在的矛盾,做实作细每一项工作。
          申仲勤现年 65岁,是一位五保户,长年与其哥嫂和侄子在一起生活,在走访的过程当中,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家庭和睦,互敬互爱,几十年如一日全家人不抛弃、不放弃的家风家训,虽然申仲勤从小身患残疾,没有成家立业,但从来都没有受到家人的冷落、嫌弃,一直受到哥哥嫂嫂的爱护,侄子细心的赡养,只是今年以来由于其哥哥得了很严重的肾病,目前家里经济比较紧张,侄子既要奔波医院为其父治病,还要打工供孩子上学,现在照顾其有点力不从心,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一方面积极联系县民政局养老院为其下一步的生活做好打算,“七一”部里也对其哥哥(是老党员,离任村干部)进行了慰问,送去了组织的温暖,目前正联系民政局和残联积极争取临时性救助。
          同时,身为部机关扶贫工作队的成员,积极发挥工作业务之便,联系协调甘肃宁县县委组织部,在部领导的支持下,组织包联村村干部和贫困户代表30余人赴甘肃宁县就党建扶贫、产业发展等工作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参观学习。联系白水盛世国际培训学校对包联村应届大学生进行一次爱心助学活动。在帮扶过程中,我觉的我们在下基层工作时,下功夫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应该做有服务意识“服务员”,做没有架子的“普通人”、做知寒知暖的“贴心人”和解忧帮困的“热心人”,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脱贫。应该多一些行动,少一些口号,有时候我们的不经意的帮扶,可能只是做了自己的分内之事,但的确挽救了一个家庭,燃起了一个家庭的希望。为我们白水人民迈上富裕小康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宋倩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