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先进风采 >

        女村官的“强村梦”

            发布时间:2017-02-24 09:23    

        ——记优秀女村官、王村镇联合村党支部书记王培青

          合阳县王村镇联合村,一个地处大峪河沟系的山村。“贫困”“落后”“穷山沟”是他曾经的标签。今天的联合村,已经很难找到5年前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富足”“现代化”“安居乐业”的一派风光景象。今年春节,考虑到大多数人买了小轿车,村里还特意安装了视频监控器和交通提示牌。曾经居住在土窑洞内的21户群众,见到记者时激动地说:“做梦都没想到还能过上这好日子。”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都说,这一切得益于他们的女书记——王培青。
          “既然乡亲们选择了我,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就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不应该只考虑自己的事,而是要和乡亲们一起过好日子。”王培青这样认为。
          2011年,52岁的王培青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虽说她已经年过半百,身姿略显疲态,但是村民们都知道,王书记精明强干的。
          王培青上任之初,联合村是个“烂摊子”:村不像村,路不像路,耕地不足,十有九旱,歉收的年份偏多,粮食打下来勉强够自家吃。
          “大家都穷怕了!”说起村里当年的情况,联合村会计王录奇说,因为贫穷、落后,一些稍微有能力的村民有的搬迁到邻近的村里,有的打工赚钱在县城买了房子,还有的即使在外面租房子也不愿意回到村里。
          眼看着这个原本有500多人的村庄,已经剩了不到300口人。“贫困难治,但是祖祖辈辈住的村子,就是我们的根啊。”王培青这样认为。
          新官上任三把火,王培青的第一把火就是无论如何先解决村民的住房难题。
          全村四个村民小组除一组居平地外,其他三个组均依沟坡而居。21户特困家庭当时就住着30年前削崖凿壁的土窑洞里,一到雨季,窑顶积雨,裂缝就漏水,随时都有窑塌滑坡的隐患,而平地的水也随时会漫灌进窑洞。
          “没处下爪,想着都头大。呀!那几年可真是把人整美了……”回想当时的场景,王培青一时顿住了。从她的眉眼中能清楚地看到,面对村民这样的生活环境,一个当家人的焦虑和无奈。
          适逢县镇领导来联合村入户调研群众生活、生产状况,在她看来,领导能来,联合村就有希望。
          省“以工代赈”办主任王小京专程来村里落实调研时,看到住在沟坡土窑洞里的村民,出行只能靠走路,从沟底挑水吃这样的生活场景,当即表态,“贫困户的危房问题和巷道的硬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要马上解决。”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培青眼角仍流露着感激之情。这份情感,也代表着联合村所有村民。
          有了领导的重视,这仅仅是万里长城第一步,解决村民祖祖辈辈居住困难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按照计划,21家危窑搬迁户,每户住房80平方米,外带一个3分地的院子,一共需要基建占地11亩。对于一个处于沟坡地带的村子,每一寸平地都是村民的命根子。这11亩平地从何而来?
          王培青带着村里的干部党员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启动安居项目。村民乔永强感慨地说:“为动员村民换地建房,王支书把她自家的三亩五分平地无偿拿出来给人了,还有老会计王录奇,把他屋门口半亩地也让出来了。”
          把大家的事情当自己的事情,王培青就是这样率先垂范,带领大家一起完成强村、富村的幸福梦想。
          历时9个月,总投资200余万元,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巷道硬化绿化,房屋建设,共建成166平方米砖混标准庭院21座,其中包括每户68平方米住房,22平方米灶房、卫生间及化粪池。随着这一惠民安居工程如期竣工,联合村翻开了历史的新一页。
          从民生到经济,再到精神文明建设,王培青知道,只有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才能真正改变联合村的窘迫面貌。
          住上了新房子,修通了平整的巷道,吃上了自来水,有了鲜艳的文化墙……这一切对村民来说都像做梦一样,然而对王培青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她要变输血为造血,要真正让村民有自己的产业经济,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命运。
          她作出改变产业构造布局——利用沟坡种植果树。然而对于刚从沟里搬上来的村民来说,既没有买树苗的钱,也没有种植经验。
          一切为了村民,为了联合村,王培青从不轻言放弃。村里没钱,村民没钱,作为领头人的她,四处奔走,自己筹款10万元,购买了核桃树苗12000株,无偿分配给村民栽种。以每亩60株,每户5亩为上限,优先分发给32户贫困家庭。2015年,村里200亩核桃开始挂果,2016年总产收入达16万元。随着核桃挂果卖钱,村民的思想也进一步解放了。
          尝到核桃甜头的村民,在王培青的鼓励动员下,又开始集资,在村沟洼地种植桃树、樱桃树、花椒树300余亩,现均已挂果。
          昔日的穷山沟成了花果山。王培青还不满足,在她心里,还藏着一个新型农业的致富梦。
          2017年春节刚过,在县扶贫办、安监局等相关部门的帮扶和支持下,王培青带领村民奋战数月,将附近定国水库的水引到了联合村的田间地头,将团结水库的水通到了村民家户中。
          “是王支书带我们走上了致富路,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村民们由衷地说。王培青却说,自己做得还不够,“我们还要在发展产业上多下工夫,力争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增收。”
          “村民的经济上去了,文化水准和生活质量也要丰富多彩。”这是王培青,这位干练的女书记对联合村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也是对村民最负责任的庄重承诺。
          下一步,王培青设想把村委会办公室修建起来。目前村委会基址已经选定,正在多方争取基建资金,预计今冬或明年开春动工。不仅是村委会办公室,她还想着给村里建个体育文化广场,摆上健身器材,再建个卫生室。
          敢想、敢做、敢拼,王培青给联合村人的是不断向前的正能量,是永不止步的致富梦和强村梦。
          现在走进联合村,坑洼不平的土路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通乡公路伸向远方,在整齐别致的安居新房前,花坛菜地点缀着巷道,田间地头,忙碌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记者史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