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乡村治理要用好“四类人”
近年来,各地大力招收高学历毕业生到村任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升级。然而,转型过程中要避免走极端,只看高学历。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决定要坚持多元化用人思路,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要用好其他人才资源。
重用政治清醒的“明白人”。“明白人”识大势、知大局,能谨守做事底线和红线。农村党组织处于政策推广的神经末梢,位置关键、责任重大,只有选用对党忠诚、能够坚定拥护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人,才能确保各项利民政策落细落实。上级党委在选配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时要突出政治标准审查,不唯学历,确保使用的干部政治素质过关,用政治过硬保障政令畅通、坚持正确发展方向,避免令行不止、唱反调等不利地区安定的情形出现。
善用致富有方的“能人”。“能人”头脑活、有思想,能闯敢干,善于发现致富机会。“能人治村”一直是我国乡村治理历史中的鲜明特点,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发展产业的必然选择更加凸显“能人”善闯新路、干实事的重要性。农村党组织要注重吸收本地致富能手进入村级治理体系,以领路人身份带领村民兴办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以富致富。同时积极鼓励外出务工致富的村民参与村务管理,传递外地先进经验,提升自治水平。
巧用门路广博的“名人”。“名人”有身份、有人脉,社会资源网络发达。各地脱贫经验证明,项目资源是农村发展的关键支撑,而一般的村两委缺乏争资引项渠道,只能依赖上级,不能开源引流。因此组织、人才及农业部门要积极引导本地离退休老干部、在外经商的成功人士参与乡村发展,结对担当顾问,利用自身社会网络,拉项目、引资金,提供市场信息等,帮助解决资源匮乏、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等突出问题,为农村注入源头活水。
活用影响力广的“老人”。“老人”既指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也包括长期当过“村领导”的人,他们有阅历、有经验,群众基础较好。农村工作不是简单的上传下达,高学历不代表能处理好农村问题,公事公办有时难以达到效果,甚至适得其反,经常要借助“老人”的威望、人脉和“土方法”“土智慧”。而且农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老人”往往在解决村民矛盾、主持村庄文化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注定是乡村治理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孟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