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渭南区域协同发展
坚持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渭南区域协同发展
张 沛
本期人物:张沛,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评价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规划委员会委员,渭南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委员兼专家组组长,渭南·陕西“东大门”建设院士专家顾问。
新常态下必须坚持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新常态背景下,转变区域发展指导思想,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从注重发展速度转为质量与速度并重,从关注物质环境建设转为关注人的发展。区域是典型的生态—生产—生活复合系统,区域发展的价值取向应转为以区域生态为依托,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区域发展的过程亦应是区域“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动态)”耦合优化的过程。
渭南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三生”协同发展
在新常态背景下,从城乡规划视角审视渭南的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三生”(生态、生产、生活)协同发展。
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愈发凸显。渭南当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作为资源最为集约的利用地,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及造成的影响正逐步强化,城乡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渭南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渭北黑腰带”、“中国钼都”和“华夏金城”,但矿产资源的盲目开发造成了一定程度和范围的生态环境破坏,如金矿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破坏,煤矿开发引起的地质灾害,影响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总体水平依然落后。渭南人口规模大、密度高,但经济规模小、水平低。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4.3万人,位居陕西第二;人口密度411人/km2,位于陕西第三,而2014年GDP1460.94亿元仅占陕西8.3%。2014年末城镇化率为38.13%,低于全省52.57%的平均水平,位居陕西第九,且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巨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城镇承载力的严重不足成为城镇化发展长期面临的基本矛盾。
产业结构失衡,产业化程度偏低。2014年渭南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4.2:54.4:31.4,二产比重大,工业偏重(重工业占工业产值的比重高达86.9%),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资源依赖型特征,而生活品生产及新兴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渭南是农业大市,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发展较为滞后,企业档次低,带动作用不强,尤其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开发力度不够。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带动乏力。
城乡发展失衡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城乡一体化程度低,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影响,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倾向普遍存在,农村与城市在投入、保障、教育、卫生等政策体制上还存在较大差别;出于对土地权益以及农村计生政策等方面的考虑,农民新的“恋土恋乡”情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乡一体化的推进,2014年渭南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至3.13:1。
区域基础及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交通运输网络发达程度居全省前列,但内部城镇之间的通达性却并不理想,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且配套不够完善,已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需求,影响与周边地区尤其是西安的有机对接。
准确把握区域发展着力点
陕西是丝绸之路起点,渭南站在内陆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未来区域发展必须找准战略着力点。
创新驱动战略。在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增长将取代投资拉动增长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凤凰涅盘”。
产业“融合”战略。加快产业平台建设,坚持农业产业化与工业现代化并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技术含量,积极发展与一、二产业配套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促进产业有机“融合”,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空间优化战略。以建制镇和产业园区为基点,以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为发展核心,不断做大规模、完善功能、强化能力,使其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域和发展支点,辐射和引领周边农村地区统筹发展。依托区域内主要交通线路网络,强化节点、加快流通通道建设,着力打造城镇发展集聚轴,推进核心辐射和轴线带动,形成城乡统筹的网络化发展空间载体,优化城乡空间格局,更好支撑城乡一体化建设。
设施建设战略。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设施配置标准和建设水平,积极运用市场手段全面实施城乡基础设施系统的“同质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以规划为纲,统筹安排设施平台建设标准和建设周期,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城乡设施水平差距,奠定城乡统筹发展基础。
生态保护战略。确立生态文明意识,对城乡全域空间进行严格的功能区划,明确划定对区域生态安全有重要影响的生态屏障、生态廊道和生态脆弱等区域并予以严格保护,并对其他类型的城乡建设发展区域的开发建设设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方向和措施,切实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渭南。
制度保障战略。完善城乡资源调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保证城乡统筹顺利实施。深化改革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全面推进城乡一体的户籍、医保、养老、就业保障以及利益调配制度,有效实施城乡同质化、均等化,实现新型城镇化。(雷转运 整理)